时间:2023-05-28 09:32:59 | 浏览:48
赛博非遗,即由非遗传承者、非遗从业者、非遗爱好者通过“直播+短视频“的方式共同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中,多主体协同讲述“保护了传统,解决了传承;活化了非遗、富裕了大众”的传统文化故事。
文/栾轶玫
截止 2023 年 3 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 10.40 亿,占网民使用率 97.4%。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 7.51 亿,成为网络视听第二大应用。在短视频、直播类应用的带动下,网络视听整体用户规模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短视频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过 2.5 个小时, 短视频已是网民“触网”的首要应用,“直播+短视频”日益成为各地政府实现多领域数字化转型新模式,“直播+短视频”平台亦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域。
赛博非遗,是“直播+短视频“在非遗领域的具体应用,由非遗传承者、非遗从业者、非遗爱好者、非遗传播者借助“直播+短视频“的方式共同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中,多主体协同讲述“保护了传统,解决了传承;活化了非遗、富裕了大众”的传统文化故事。
一、 赛博非遗叙事是传统文化的“活化”叙事
非遗是历史的产物,它集聚着一个地区的精神气质,反映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认知能力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知晓其祖祖辈辈的精神状态以及生活方式,了解每一时代的思想精华。少数民族文化、民间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文化积极力量,如非遗手工、传统技艺、传统音乐舞蹈、文学戏曲、医药民俗、传统体育美术等,其中不少是祖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赛博非遗”这种直播+短视频的方式,使非遗从博物馆、从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叙事,作为连接城市-乡村,年轻人-古老技艺之间的桥梁,它激活了古老文化的生命力,传播非遗知识与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当代人的传统文化素养。
在经济层面,“赛博非遗”可将“非遗”中的传统技艺与产业结合从而助力乡村振兴。赛博非遗叙事能让人们同时感受传统与现代中国:比如因地制宜建设新农村,既可让大众感受到独特的传统文化(非遗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包含祖祖辈辈特有的思维方式及价值理念);又可体验农村现代化,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改变力。如 1557 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在抖音的覆盖率达到了 99.74%,每一个省份的非遗都能得到传播。其上非遗好物销量同比增长 668%,获得收入非遗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 34%。,这些都给乡村带来了切实改变。
二、 赛博非遗叙事是多主体协同讲述的故事
赛博非遗叙事是由多主体参与讲述的故事,非遗传承者、非遗从业者、非遗爱好者、非遗传播者聚集在直播+短视频赛博空间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多主体协同讲述传统文化故事。
首先,多主体参与讲述的故事。赛博空间作为更广泛的连接空间,它能使非遗更大范围地连接当下与传统,连接乡村与城市,连接传承人与爱好者。多主体参与,既解决了非遗传承,又保护了传统文化。
赛博非遗是“传播+传承”的模式,“先传播后传承”的方式提振了青年群体的关注热情,激发了他们的心理认同,“赛博非遗”拥有价值变现和情感连接双重优势,成为年轻人新的精神符号和文化元素:2022 年非遗话题在抖音平台的日均搜索量是 2019 年的三倍,话题热度指数较前一年翻了一番。非遗好物在平台的销量同比增长 668%,“零零后”购买非遗好物的成交额同比增长 959%……这些数字说明“赛博非遗”成功吸引了青年关爱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爱优秀文化创造,了解民族文化根脉,从而让非遗实现了可持续传承。
其次,多主体受益的故事。赛博非遗叙事讲述的是“大众富起来、乡村强起来”的故事。赛博非遗叙事展示了大量的传统技艺、传统手艺、传统村落等非遗项目在直播+短视频赋能下,不但给非遗参与者带来直接与间接的经济收入,同时也给当地经济带来增长,展示了现代化道路上中国乡村的巨变。过去一年,国家级非遗项目相关视频在抖音平台上的播放总数达 3726 亿,获赞总数为 94 亿,非遗创作者平均每天直播1617场,获得直播打赏的非遗主播人数同比增长427%;打赏金额同比增长 533%。
在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同时,非遗技艺通过兴趣电商打开市场,让保护者与传承者也获得收入回报:例如抖音黄河流域 9 省/区手艺计划参与人中,有 4950名非遗手艺人获得了收入,其中有 262 位月入超 10 万元,527 位月入过万。作为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同时也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黄梅戏”在它的家乡黄梅县,由于疫情及剧院空间狭小等原因,收入与关注度都受限,通过直播+短视频的方式,搭建起了“赛博非遗大剧场”,500 人的小剧场化身为 10 万人的直播间,收获了 30 万粉丝的同时也为演员与剧场都带来了新收入。
非遗保护的核心是“ 体现市场价值,提高使用价值”,而赛博非遗提供了这样一种多主体参与、多主体受益的范式,从而使得非遗保护可持续,是真正的保护。赛博非遗在挖掘非遗文化和市场价值,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的同时,也展现出经济日渐富足、精神愈发富强的精神气质。赛博非遗叙事是多主体受益的故事,由“非遗”中一个个具体的人参与的乡村巨变故事正是其有力示范。
苗银、云锦、百鸟雨衣、侗族大歌……这些只有中国人会的、身处贫困大山深处的非遗文明,通过进入赛博非遗叙事,丰富并发展了各地观众对当地文化资源和底蕴的认知。 与此同时,“多主体参与、多主体受益”的赛博非遗还能让人们同时感受传统与现代中国。赛博非遗叙事以“个体”经历带出“集体”成就,这一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价值体系的叙事不仅为现代社会建设注入精神动力,同时也为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作者 栾轶玫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员 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 光明网
赛博非遗,即由非遗传承者、非遗从业者、非遗爱好者通过“直播+短视频“的方式共同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中,多主体协同讲述“保护了传统,解决了传承;活化了非遗、富裕了大众”的传统文化故事。文/栾轶玫截止 2023 年 3 月,中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
短视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不再止于媒介社会中粘合碎片化时间的传播力量。过去几年,短视频逐渐建立起行业新秩序与良好的发展生态,边界拓宽、深度延展,在社会生活与产业结构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连接赋能作用;它所承载的信息传播与服务、文化传播、娱乐与经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短视频赚钱的方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短视频变现,如果可以运营好,可以获得可观的收入,一般短视频变现的方式有哪些呢?为了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小易就给大家介绍短视频赚钱的4大方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01 官方补贴各大短视频
长视频巨头和短视频巨头宣布“牵手”。4月7日,腾讯视频与抖音集团宣布达成合作,双方将围绕长短视频联动推广、短视频衍生创作开展合作。腾讯视频将向抖音授权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及转授权权利的长视频。此外,腾讯视频与抖音还明确了短视频衍生创作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听说传统养蜂的说法,而且是各大蜂蜜商家的口碑宣传关键词,不为别的,只因为传统养殖的蜜蜂产出来的蜂蜜质量实在是现代化养殖的蜂蜜无法比拟的。不过,从蜜蜂的发展来看,传统养蜂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大量高质量的蜂蜜,但是也一定程度上
重播
视频短视频创作。嗨,大家好,我是一个短视频创作者。我一直坚信,人生没有什么是不能通过拍摄视频解决的问题。我喜欢在镜头前展现真实的自我,不管是好还是不好,这都是我真实的一面。我不需要对任何人解释我的行为或想法,在我的作品中,你会看到我从内心深
2023年,抖音、快手和短视频带货已经进入了一个平稳期,这意味着加入这一领域并不会立即迎来爆发式的增长。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短视频带货的潜力已经耗尽。相反,它仍然是一种强大而有效的营销工具,对于那些善于利用它的人来说,依然有着巨大的商机。01
财报发布,视频号成最大亮点8月17日,腾讯发布第二季度财报,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核心业务受挫,视频号承载希望。2022年4月至6月,腾讯营收1340亿元,同比下滑3.2%;净利润18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低于市场预期的250.3亿元。
近期,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伽马数据共同发布《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报告显示,“史上最严未成年游戏防沉迷”规定执行一年效果显著,75%未成年人每周游戏时长在3小时以内,未成年人游戏总时长、消费流水等
视频号再度成为C位。继腾讯财报中多次重点提及视频号后,腾讯CEO马化腾近期在一场内部讲话中强调:“视频号是全场(全公司)的希望。”2020年初在微信生态内上线的视频号,上线之初就被认为承载了腾讯最后的短视频和直播梦想。运营发展近3年时间,受
原标题:用短视频传递文化之美【代表委员谈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从2013年创办“意外艺术”到现在,近10年时间里,我一直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大众文化传播。2022年,我在自媒体账号讲了近30期苏东坡,得到了1423万点赞量。庄子系列解读视
5月11日,以“新时代 新直播 新舞台”为主题的“2023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年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了《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
来源:【中国农网】抖音农技创作者@王静(农村生活记录者)正在讲解菌菇种植技巧。编者按: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近日发布报告《农技传播在短视频、直播平台的生态及价值创造》。报告指出,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平台在农技推广中的应用不
5月11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披露,2022年我国网络表演行业(直播与短视频)整体市场营收达1992.34亿元(不含线上营销广告业务),较同比增长8%。截至2022年,累